师者若水,润物无声,桃李争妍,四海乘风。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老师这份职业,其实不单单只存在于学校里,社会中很多行业也有着传统的师徒制,譬如相声,譬如白酒酿造。
在鸭溪窖,也有值得尊敬的老师,他们坚守初心,躬耕匠艺,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一代代传承下去,负担起授业解惑的重任,百年技艺薪火相传,让酒中美人永不褪色。
教师节之际,我们特地采访了鸭溪窖酒厂德高望重的老师——杨安明副总经理、首席酿酒师,所谓坚守匠心、传承酒脉,正是如此。
杨总看起来气质十分儒雅,不过他早年当过知青打过仗,1981年年初进入鸭溪窖酒厂,至今已在鸭溪窖躬耕了差不多40个年头。八十年代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涨,初入酒厂那几年,杨总同样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一边烤酒、当车间主任管酒,一边忙于各种学习和培训。
被动努力的人,越努力越迷茫;主动努力的人,越努力越精彩。怀揣着一颗拼搏奋斗的心,在半工半读的状态下,杨总于1984年考入轻工学院。1987年学成归来,杨总还是鸭溪窖酒厂车间主任,却又多了酒厂技术骨干这一身份。
出学校不久,杨总便参与到酒厂窖泥改造实验当中,一番辛苦终有回报,改造后的窖泥生产出了品质更佳的鸭溪窖酒。1987-1988年,因为对白酒酿造做出突出贡献,杨总拿到了贵州省科技进步奖。
斯大林说,“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创造出来奇迹”。杨总毫无疑问是个技术派,他很喜欢搞研究,在酒厂做过酵母培养、己酸菌液体培养、酵母敏感性实验等,也曾下苦功夫研究窖泥配方。
他曾经意外得到了一株特别的产酯酵母菌,酱香味很好,培养后用于生产,酿出来的酒酒体佳,风味很浓。当初口味独特、浓头酱尾的贵州浓香鸭溪窖风靡一时,这位兢兢业业的酿酒工程师功劳甚大,匠心加技术,确实可以出奇迹。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在鸭溪窖酒厂躬耕了将近40载,杨总践行着用一生酿好酒的誓言,给予鸭溪窖酒以灵性,成就了鸭溪窖酒不一样的风格和品质。
杨总已到退休年龄,但由于舍不得鸭溪窖,更希望鸭溪窖发展得越来越好,所以他选择留在鸭溪,收了3个徒弟,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能挑起鸭溪窖生产的重担。
医者仁心,师者厚德。杨总希望自己的3个徒弟能成为在酿造、制曲、生化等方面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因而除了一些申请过专利的技术,其他都会倾囊相授。不仅仅是对自己3个徒弟尽心尽力,酒厂其他年轻人前来请教,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鸭溪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人才,所以他一直念叨着,“不怕咱们酒业公司人来问我,就怕他们不乐意学习这门技术。”从某种层面来说,他是酒厂许多年轻人的老师。
常怀奉献精神,常做奉献之举。跟天下所有的明师一样,杨总一生为酿出更好的鸭溪窖酒鞠躬尽瘁。前期苦心钻研,默默付出,后期为人师,把鸭溪窖高屋建瓴的真功夫和硬功夫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匠心之美。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