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节”,整个白酒市场又遭遇到了旺季不旺的尴尬,“高库存”“低动销”等现象困扰着广大厂商。
与酒商群体普遍面临窘境有所不同,头部酒企业绩仍是一路高歌猛进。日前,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8家企业相继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以营收、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业绩,为行业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不过,不同于头部酒企,也有为数不少的酒企面临营收、利润下滑或亏损的惨淡结局。随着马太效应的日益突显,白酒行业集中度正加速提升,未来白酒行业的竞争更多是挤压式的存量竞争,头酒企业绩持续增长,大量中小酒企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在业内人士看来,渠道“高库存”“低动销”现象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两极分化,中小酒企不断面临生死存亡,与头部酒企正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那么,所有的区域酒企都这样吗?以“小而美”、“精特优”特点出现的区域中小酒企,未来是否能与头部名酒共存呢?
“在渠道上,徽酒中小企业的产品在主流价格带已经卖不动了,代理商接中小酒厂产品,基本就是死!”安徽资深酒业人士皮之月告诉酒业家,徽酒头部酒企业绩高飞猛进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挤压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
不仅是徽酒中小企业,众多酱酒中小企业在渠道端的表现也颇为惨淡。“在河南市场,有很多中小酱酒品牌今年的销量只有去年的2-3成。如某开发产品众多的某酱酒品牌,去年在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今年已经跌到只有1亿左右的量。”河南省酒与人生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营也向酒业家透露。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酒企的生存已日渐艰难。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957家,相较2017年的1593家减少了636家,占比达到39.9%。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规上白酒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3.41亿元,同比增长65.03%。
酒业家此前针对中小酒企所作的调研也显示,2021年,30%的中小酒企销售下滑,其中80%的下滑酒企销售额不足3000万(详情见《30%中小酒企2021年销售下滑,3000万成生死线?丨调研》)。
不过,在中小酒企加速消亡的背后,也不乏区域酒企、中小酒企逆势增长的样本。
从2017年销售额9亿元,到2021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仰韶酒业4年间营收翻了3倍多。不仅如此,仰韶酒业已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市场占有率成为了豫酒中的领军品牌。
作为清香名酒,同为豫酒的宝丰酒业近年来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酒业家注意到,在连续5年复合增长率超50%的高增长态势下,宝丰酒业上半年营收再创新高,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省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
在安徽,被古井贡酒收购的明光酒业营收屡屡创下新高。2021年,明光酒业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经营指标,成为明光市纳税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据明光酒业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邦介绍,今年上半年,明光酒业营收增幅接近60%;截至8月10日,明光酒业营收突破5亿元,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
在贵州,曾连续四届蝉联名酒称号的董酒也迎来了复兴。在2021年8月20日,董酒便已完成2021年度的经营业绩,并实现利润、税收、销售规模三者同比100增长。不仅如此,董酒各项经营指标已连续四年取得同比100增长的好成绩。
不只是区域性酒企,如今渠道“降温”的酱酒品牌也不乏高增长样本:今年上半年,贵州贵台酒业旗下包括贵台年份酒系列、贵台酱酒系列在内的白酒系列销售收入同比大增55.35%,今年营收预计突破10亿元;茅世源酒业上半年自主品牌业务同比增长150%;自去年第四季度上市以来,悠山酱酒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120%。
据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介绍,山东的古贝春、趵突泉、扳倒井等,去年都有25%-30%左右的增长,今年增速稍慢,也保持在15%上下。据谏策战略咨询副总经理韩磊介绍,谏策咨询所服务的山东康王、河北泥坑、广东九江双蒸等区域性酒企,即便疫情闹腾了三年,都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马太效应的加剧,白酒行业正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发展态势,众多中小酒企正加速消亡。不过,危机也是机遇,抓住机会的酒企正迎难而上,步入发展快车道。
于逆势下上扬,于困境中突围,仰韶、宝丰、明光、董酒们做对了什么?
在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总经理丁永征看来,仰韶酒业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核心在于5个关键词:
品类创新。仰韶酒业开创独特品类陶融香,用品类对抗品牌,助力仰韶和名酒竞争,在省内市场取得了高端市场的部分话语权。
组织创新。坚持阿米巴类直营模式,组建了2400多人的营销团队,在省酒中占据地位。
高端占位。2008年,仰韶推出彩陶坊系列三款产品,重点布局100-400+价格带;2018年,仰韶再次推出彩陶坊天时日月星三款产品,布局400-1000+价格带,持续豫酒高端化进程。
产品创新。采用独特的“陶瓶+酒头”形式,仰韶彩陶坊产品外观复刻了仰韶文明瑰宝——“鱼纹葫芦瓶”与“小口尖底瓶”两大瓶型,赋予了仰韶酒浓厚的文化质感;同时“42°大酒+70°小酒头”的独特构造赋予消费者更多乐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营销创新。携手河南卫视打造“奇妙游”超级IP,打造“三宴三会”模式,并推出高端会务赞助、喝酒免代驾等营销活动。
“仰韶酒业的高速增长,一是突破了郑州这个核心战略性省会市场,否则就没有后来的全省化布局;二是产品结构的持续拉升,品牌力得到持续提升。”谏策战略咨询副总经理韩磊也表示。
于宝丰酒业而言,“宝丰速度”的锻造,既是其名酒实力的彰显,又有外部大环境的助推。“宝丰酒业的高速增长有两种力量在驱动:一是品牌力量,作为17大名酒之一,宝丰具备名酒基因;二是趋势力量,作为清香名酒,宝丰享受到清香崛起红利。”丁永征认为。
在清香大时代、老名酒复兴潮流下,宝丰酒业发挥“清香”和“名酒”双核优势,持续深化“一清双品”战略,正迎来跨越式发展。
同为名酒,董酒的复兴与宝丰也有几分相近。“董酒的复兴是借了名酒集中化历史机遇东风、消费升级次高端东风、老酒东风、贵州产区崛起东风,以及三大主观稀缺性因素——老酒名酒的荣耀稀缺性;香型品类差异化性;国密工艺差异化性。”北京卓鹏战略咨询培训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认为。
“在古井收购之前,明光酒业的增长得益于大本营市场的精耕以及明绿液品牌的培育,明绿液既拉升了明光产品结构,也反哺了主品牌。古井入驻之后,明光酒业受到了古井集团的品牌、资源、管理和渠道等优势赋能。”韩磊指出。
刘邦也指出,明绿液已成为明光酒业主打的“核武器”,“目前,明绿液在整个销售占比50%以上,且近几年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
数据显示,2021年,白酒产量为715.6万千升,同比下降0.6%,在产量数据上连续五年下降。
与白酒产量连年下降不同的是,头部酒企产能正加速扩容。酒业家注意到,近年来,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在内的头部企业却纷纷启动扩产计划。
在中国白酒整体产量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随着头部酒企产能的逐步释放,区域酒企经营风险将日益加剧。此时,区域酒企应该怎么做呢?
“尽管名酒在集中,酱酒在疯狂,清香在抬头,但区域性白酒企业也在练内功,不断进行结构性优化,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李振江认为。
在李振江看来,中小酒企逆流而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进入200元以上价位段,并抢位中高端、次高端价位,不断拉升品牌价值。“上述几家企业都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200元以上价位的产品几乎都能占整体销售50%以上的份额。”李振江指出。
其次,厂商机制进一步优化。无论是基于利益一体化、行动一体化还是帮扶一体化,都必须让厂商关系变得更加协、更加和谐。
再次,强化消费者培育工作。近年来,终端动销、开瓶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性酒企立足本土,天然具备一定的消费基础和品牌向心力,很容易在消费者培育上出效果。
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酒业的发展往往与经济的不确定成正相关,往往能够渡过难关的酒企,不在于是否有钱,而是因为拥有一批核心队伍。“无论是区域性酒企还是酱酒企业,发展较快的无一例外都在组织结构优化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甚至金钱,做足了功课。”李振江直言。
“区域性酒企以浓香型居多,在消费者口感向绵厚性转变的当下,产品品质的升级是迫在眉睫的。要不遗余力地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丰富度,提升原有的这种生产工工艺水平,这是一个整体性的行为。”李振江进一步补充。
在韩磊看来,正所谓“失败各有各的原因,成功都有共性”,区域酒企逆势增长也都有一定的共性。
“比如,有较好的品牌基因,当然要深度挖潜,把优良的品牌资产进行合理变现;其次,高度重视产品品质,营造良好口碑,否则,再多的营销模式也是事倍功半;再者,营销方面要系统化、化,还要紧跟趋势,从B端传统营销往C端营销转型,积极拥抱数字化;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既要保持高压状态,也需要高薪高激励来支撑,名酒的快速下沉,说白了就是抢商大战和抢人大战。”韩磊表示。
“白酒产能过剩是确定性事件,中国白酒向名酒集中的大趋势不会变,小企业会越来越难。小企业不坚持创新,只有死路一条!”丁永征认为。(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