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仰韶文化如旭日东升,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整个中原大地。7000年前,仰韶先民们制作陶器、建造房屋、酿制美酒。他们用图案记录信仰,几何纹、人面鱼纹、鸟纹、日纹……他们用陶器盛满美酒,小口尖底瓶、鱼纹葫芦瓶……
中原大地是文化的摇篮,孕育了仰韶文化。而遍及中原的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散落在其中的文化片段。跟着仰韶看中原,将遍及河南十八地市的星火遗址连接起来,找寻中原文化的根脉。
大河村遗址,因其出土的彩陶上绘制有独特神秘的星象纹样而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位于郑州东北郊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其中仰韶文化遗迹、遗物为丰富,涵盖了仰韶文化从产生、发展到衰落的全过程。从1964年被发现,1972年首次挖掘以来,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26次考古发掘,发掘出的文物以仰韶文化彩陶具特色,数量多,图案为丰富。其中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盆更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艺术珍品。
01.陶之用——生死之交一壶酒
5000多年前的大河村先民,制陶器,以盛酒。
1972年,大河村遗址出土了一件造型古朴、构图简洁的文物——彩陶双连壶。
造型上,彩陶双连壶由两个体型完全相同的陶壶并列而成,口径6.4cm,高20cm,腹部相连,中间有一小孔,使其既连为一体又彼此独立。
图案方面,红衣黑彩,图案为平行线纹,左壶绘15条,平行线之间填以三条短直线组成的纹饰;右壶绘14条,平行线之间填以三条斜直线组成的纹饰。
根据专家考证,此壶乃礼仪用具,为聚落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壶体相同,有平等之意;壶体相连,有相亲之意;图案同中有异,则有求同存异之意。据说,炎黄二帝结盟之时,就是用双连壶共饮,化干戈为玉帛,缔结盟约。
彩陶双连壶,是单件国宝酒器。
所谓,壶中日月长。酒,几乎贯穿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出生有满月酒,举办婚礼叫喝喜酒,举行丧礼叫白事酒。酒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大河村仰韶文化晚期房屋建筑F2内一个彩陶罐中发现了炭化粮食,据鉴定,此当为高粱。高粱易于发酵,是不可或缺的酿酒原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仰韶时代,酒是异常珍贵的,粮食产出少,酒的产量就少,因此酒常常是作为祭祀典礼上敬献天地自然的供品。而大河村的先民,制作了专门的陶器来供重大场合与族人、外族人交好,一方面说明当时生产力有所提高,有富余的粮食以供酿酒所需,另一方面,更展现了古人探索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
同喝一壶酒,颇有后人“歃血为盟”的庄重与豪情,更有“生死之交一壶酒”的气概!
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似乎是一脉相称的,对友人的拳拳情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不在话里,都在一杯酒里了。一杯不够,那就两杯!
02.陶之色——大器晚成
5000多年前的大河村先民,制陶器,绘五彩。
大河村遗址大面积陶器作坊区的发现,以及不断出土的诸多陶器,印证了大河村持续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达制陶业。而有这么一件陶器,不仅烧制得晚,而且出土也晚。
2016年,考古人员在一次意外挖掘中发现了一件珍宝,甫一问世,便夺走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这就是被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定为镇馆之宝的白衣彩陶盆。
白衣彩陶盆,器形之硕大,造型之典雅,色彩之绚丽,在同时期同类陶器中实属罕见。
器形上,泥质红陶,通体施以大面积白釉,高15.2厘米,底径12.5厘米,口径45.7厘米。
造型上,圆唇,鼓腹,上腹微鼓,下腹急收。
色彩上,口沿处白色为底,红彩直线纹、红彩圆点纹、黑彩弧线纹组成八组对称图案,腹部同样白色为底,图案略有不同,以黑彩月亮纹、黑彩圆点纹、红彩圆点纹、红彩直线纹、红彩弧线纹组成四组对称图案。红、白、黑三色巧妙搭配,颜色明暗有别、对比强烈。纹样简单大气,恣肆洒脱,匠心独运。尤其是黑白互衬,冲击力强,引人注目。
当红色与黑色相遇,奢华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直到今天,设计师们仍能从白衣彩陶盆的色彩搭配、图案组合中汲取时尚灵感,将之用于服装配饰或器皿中。
黑与白,不单是简单朴素的搭配,更传达着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老子》曾说,“知其白,守其黑,是为天下式。”
知白守黑,白有光明之意,黑有默然如无所见之意,该词被后人引申为知是非对错,但保持低调,不强出风头,谦逊做事。
据考证,白衣彩陶盆应当出自仰韶时代晚期,为仰韶文化三期代表性陶器。
可以想见,此时的大河村先民对色彩的应用已从初的装饰为主过渡到对生活思考的提炼。简单的红、黑、白三色,装点着随性又严谨的图案,展现出一种源自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的人生哲理。
03.陶之信——征途是“星辰大海”
5000多年前的大河村先民,制陶器,记农时。
迄今为止,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绘有30多种不同的图案,包括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天文图案等。这些纹样源于古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察。
这些图案的绘制常常采用圆形对称布局,呈现二、三、六等分的等分法,并且无论图案的形状大小,基本上都遵循花瓣归心的原则,表达出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构图松紧有度,疏密相间,体现了当时初步形成的艺术审美观念。
图案不仅传递着审美观念,更是内心信仰的外在显现。
大河村先民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体的运行和变化,在绚丽的彩陶上,细致地描绘出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星座纹等星象图案——这是我国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比殷商甲骨文上的记载早2000年左右。
这些神秘莫测又匠心独运的星象图案以几何纹样变形、组合进行表达,如太阳纹由圆点纹以及直线纹组成,向四周发散的直线代表日光,月亮纹则是一道流畅的弧线纹,为寻常所见的弯月。这些星象纹样表达了古时人们对于自然宇宙的探索与敬畏之心。
先民们渴望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在没有历法的当时,大河村先民们只能通过对日月星辰的长期观察来逐渐掌握农业的耕作规律,他们透过种种天象和自然现象相对应,不断地证明和总结,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的规律,随后渐渐演变成原始的天文历法。先民们按照自己对天文现象的理解,将这些天文图案精细地绘制在陶器器表,以此来记录和判断所处的时节,进行农业和其他活动。
星象纹样是大河村遗址彩陶纹样中具特色的一类纹样,为我们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它也进一步说明,远古时代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度。(来源:仰韶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