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近年来强势崛起的当地葡萄酒产业位列其中,并且排名靠前。
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中事无巨细的从用地、种植、酿造、营销、销售、产业融合发展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出未来5-10年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其总体任务要求,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范围为核心,构筑“32521”总体布局,力争用5—10年时间,酿酒葡萄基地规模达到100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3亿瓶以上,葡萄酒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数字化、营销市场化水平显着提升,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酒庄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可溯源网络体系初步完善,覆盖国内、畅通国际、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构建,努力实现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翻番的目标。
宁夏西鸽酒庄庄主张言志一时间对方案的出台表达了激动之情。他说:“这是葡萄酒之都的完整构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茅台镇’。”
再次对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表示肯定,到方案的出台,2020年对于宁夏葡萄酒产业而言是一个好年份,而行业中人对于2021年更是寄予厚望,认为宁夏葡萄酒产区在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后,将开启由量变迈向质变的飞跃元年。
1.100万亩、1.3亿瓶
背后是产业的转型升级
方案指出,其目的在于重点要放大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
截至2019年底,宁夏全区葡萄种植面积49.6万亩,占的1/4,是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庄211家(已建成酒庄92家、在建酒庄119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261亿元。
如果方案实施顺利,那么快在5年之后宁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将达到100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3亿瓶以上、产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相比2019年的数据,在葡园面积和产量方面都将翻倍,而在综合产值方面更是增加两倍多。
产值增加幅度大于葡园面积和产量增加幅度实现的途径就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酒业家发现,在整体数据背后还有更多能体现提质加速发展的具体数据和目标,这些具体的数据和目标也彰显了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大野心。
方案还提到:力争到2025年底,原料基地亩均产量稳定在500—800公斤,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达到90%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20家以上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其际企业10家、国内企业10家;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品牌酒庄;2025年底,在葡萄酒领域培育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底,在建产区葡萄酒直销体验中心50家以上,企业直销专卖店300家以上,培育10个以上年销售额过2亿的中高端大单品及10个左右品牌;力争到2025年底,创建50个500亩以上的标准化优质园、50家以上智能化示范酒庄。
2020年以来,进口葡萄酒与葡萄酒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国潮的兴起以及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转变、精品葡萄酒的崛起或者说葡萄酒的精品化都对消费者选择进口葡萄酒的时候产生决策影响。
葡萄酒智情机构Wine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称,2020年大多数葡萄酒生产国都转向购买国产葡萄酒。并表示,这一点在表现得为明显。在2020年8月份的一项调查中,5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现在购买的葡萄酒数量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和好感度正在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趋势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王旭伟在2020年末的时候曾表示,“双循环”格局下,中短期,进口葡萄酒仍为市场主力军,长期看,国产葡萄酒发展潜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各方面的初步条件都已具备,接下来的重点是提质加速发展,方案的实施就是从品质、品牌、产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夯实“当惊世界殊”的基础。
2.关键词:尊重规律、
与国际接轨、与市场同步
酒业家发现方案亮点颇多,概括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尊重规律、开放合作、与国际接轨、与市场同步。
方案提出了今后要放大产区优势,高标准打造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做强龙头企业,高起点打造品牌酒庄集群;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发挥市场优势释放市场潜能;提升品牌价值,打响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等四大重点任务。
在放大产区优势,高标准打造优质酿酒葡萄基地方面,方案提出要适当增加马瑟兰、马尔贝克、黑比诺、霞多丽、贵人香、雷司令、长相思等适宜品种。在海拔1200米以上高标准建设优质干白原料基地,适当增加等适宜品种。同时建立完善良种苗木三级繁育体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严格育苗企业准入制度,培育壮大种苗定点繁育企业,建成辐射周边、供应的优新品种苗木基地。
此举有两大意义,一是加强苗木的研发和优化能够发挥贺兰山东麓的风土特色,进一步加强产区产品特色化和差异化的优势;二是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研发能够有效避免在该领域出现被国外“卡脖子”的情况出现,目前在农业的多个细分领域都存在种子被国外“卡脖子”的现象,因此此举意义重大且具有前瞻性。
与此同时宁夏产区又对葡萄酒产业加大开放力度,方案表示要以酒庄企业为主体,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现有酒庄扩大自建规模,集中开发利用荒地,调整种植结构用地,高标准打造百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酒庄酒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葡萄酒企业做强做优,支持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引导中高端、大众化产品合理配置。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酒庄,利用市场、品牌优势,实现产业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化经营。
在此之前,有当地酒庄主曾向酒业家透露,现阶段宁夏自治区政府对新增葡萄酿酒基地非常谨慎,私人很难从政府拿到用地。但是随着方案的发布,在整体规划下,预计会适当放宽这一条件,这对希望在宁夏葡萄酒产业方面有所作为的投资者是一大利好。
1月3日,中欧投资协定结束,这意味着今后欧洲的企业来华投资将更加方便,具体到葡萄酒产业,欧洲是葡萄酒的发源地,并拥有多个葡萄酒强国,这些国家的葡萄酒庄和企业将更加有兴趣来宁夏投资建设酒庄,目前保乐力加、酩悦轩尼诗等国际酒企已在宁夏深耕多年,今后宁夏将会出现更多更多这样的酒庄,这些企业来宁夏投资不仅会带来资金,更会带来先进的酿酒理念和市场化的推广销售模式。
方案提出今后要提升源头品质,牢固树立“好葡萄酒首先是种出来的”理念,结合产区风土条件,加大栽培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提升改造力度,推进酿酒葡萄种植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导向。
实际上宁夏产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崛起,除了风土之外,其根本就是坚持了品质一的理念。方案在这方面的进一步提高要求这脚踏实地做法,这是不挣快钱、尊重常识、尊重行业普遍规律在葡萄酒行业的又一次胜利。
一直以来,营销推广和销售渠道方面的弱势都是制约宁夏产葡萄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大掣肘。针对此,方案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做到与国际接轨、与市场同步。
方案提出在产品方面,要增加多元产品供给。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升级常规系列酒种,推出小众酒种,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多样化、多口味市场需求。支持企业与国内外设计机构合作,优化产品包装、外观、功能、定制服务,发展时尚化、功能化、个性化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要创新推进市场营销,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打响“贺兰红”产区共享大单品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方位推动宁夏葡萄酒进入大众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建立完善优化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网络零售交易市场、展销展示平台、产区电商平台,支持酒庄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自媒体新媒体等营销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度和影响力。争取在银川设立葡萄酒交易所,开展酒票、期酒等交易,提升产品产销对接、订单交易、品牌产品溢价能力,打造国际现代化交易平台。
从“贺兰红”这一大单品品牌一推出,酒业家就持续关注,见证了这一品牌从0到1的过程,这是具有战略性的战略品牌,其意义已超越了产品本身,上升到了拉动产区品牌影响力的高度,方案之后,这一大单品品牌在产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今后的发展也将提速。
同时方案提出要打造数字化葡萄酒产业。加强同区内外数字化企业合作,建立产区数字化智能化数据中心,借助“物联网+”,采集种植、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数据,实现葡萄酒全链条数字化。围绕种植、加工、销售、产品溯源等主要环节,提供农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应用场景,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吸引信息技术企业和葡萄酒企业开展合作,为葡萄酒产业赋能、赋智、赋值,逐步培育形成“互联网+葡萄酒”产业集群,带动数字产业发展。
酒业家发现,方案统筹调动了宁夏自治区所有市县以及农业、工业和信息、科技、市场监管、宣传、金融、银行、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等十几个职能部门,并且将责任落实到到每个具体职能部门。
这是宁夏首次以权威、战略性、前瞻性的方式对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提出实施方案,战略意义重大、可操作性很高,明确了葡萄酒产业至于宁夏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可以预见的是,其他产区也会以此为标杆,提升对当地葡萄酒产业重视和扶持,这对整个葡萄酒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意义。(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