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才,茅台新征程的“双翼”
一场筹备已久的会议不仅为“高质强业”新征程的茅台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更在业内引起了重大的反响。
3月20日,春分。茅台集团选择在这一天重启时隔十年之久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并决定在未来的每一年春分都举办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这是2022年以来,茅台继市场工作会、职代会、生态环保工作会举办的又一场高规格、大规模集团性会议。
而在这次会议之后,茅台“五线发展道路”的路径也进一步明确,“蓝绿白紫红”正勾勒出一幅崭新的茅台画卷。
恰是一年春好处,茅台选择在这样的一个节气举办这样一场大会,无疑表明了这场大会的重要程度。事实上,据酒业家观察,这场茅台集团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之所以至关重要,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这是茅台集团时隔十年首次重启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据了解,上一次,茅台集团召开此类会议的时间还是在2012年,十年时间,茅台已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并阔步迈入了“高质强业”新征程,与十年前相比,茅台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之变化。
其次,在正式召开本次大会之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早在2月11日便亲自主持召开筹备会,包括李静仁、卓玛才让、段建桦、王莉等在内的茅台集团高管出席,仅从筹备会的规格上来看,就能看出茅台集团和丁雄军对于这一会议的重视。
自1951年建厂以来,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贯穿了茅台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对茅台传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永葆产品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包括15项开创性成就。
继往开来,显然,茅台要做的是继续进行科技创新,以科学传承美,以科技创新美。
在丁雄军看来,茅台要进行科技创新就要厘清四个问题,即茅台是科学还是玄学?传承什么与创新什么?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关系?技术与艺术是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四个问题,丁雄军用了三句话:
第1句话,知其然,以科学发现茅台酒的美;第二句话,知其所以然,以科学阐述茅台酒美的密码;第三句话,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以科学追求更美的茅台酒和更美好的生活。
丁雄军进一步指出,茅台酒是美的产品,美的产品讲究美的感官、美的感受、美的感知。知其然,就是要用科学的语言阐述茅台这瓶酒在感官、感受、感知上的直观现象;知其所以然,就是要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茅台酒在感官、感受、感知方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现象,知道其背后的科学本质是什么;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就是要知道用什么科学方法、通过什么科技创新路径去优化生产酿造工艺、解决疑难问题,从而酿造出更美的茅台酒和更美好的生活。
在回答前两句话是,丁雄军一方面对美的感官、美的感受、美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另一方面则从生态密码、工艺密码、时间密码、品质密码、健康密码、微生物密码等六大维度,以科学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茅台酒美的密码。
而在回答“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时,丁雄军认为,茅台酒生产酿造科技创新路径有四件大事需要做,即抓牢重点项目、打造创新平台、建强人才队伍、强化政策保障。
事实上,丁雄军的三句话,不仅回答了茅台酒为何“美”的问题,更是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做到“更美”。正如丁雄军所说,酿造茅台酒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科技创新则是实现茅台酒科学“密码”和传统工艺之“道”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茅台“五线发展道路”中,科技与人才对应的就是“白线”发展道路。所谓“白线”发展,是指保持归零心态,抓好创新和改革,其中创新就要求坚持科技增能。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白线发展道路,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科学传承美,以科技创新美,在美时代酿造高品质生活。”丁雄军在讲话时说道。
观察发现,自“五线发展道路”提出并被确立为茅台“高质强业”新征程的指导方针以来,丁雄军带领的新时期茅台已经在文化、生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而“白线”所对应的发展战略提及并不太多。
所以本次茅台集团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以及近期茅台的一系列举动,也都在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茅台“白线”发展的战略几乎已出炉,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茅台已经制定了极具挑战而又高度可行的战略目标。
简言之,就是通过大力培养人才,以人才为支撑,大力实行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赋能生产酿造,持之以恒的赋能茅台酒的品质。这一点在丁雄军的“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中有着更为具体的描述。
首先是抓牢重点项目。据丁雄军透露,从今年开始到2030年,茅台将围绕酿造原料、酿造环境、酿造微生物、工艺控制、白酒风味与品质、食品健康与安全、标准管理等7大领域23个研究方向,启动200余项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关键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茅台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质的突破和系统提升。
而在酿造原料方面,茅台将用3-5年时间培育形成“第六代”红缨子和新一代制曲小麦特定品种,持续推进有机原料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原料种植过程科学管控。
其次是打造创新平台。丁雄军表示,茅台要抢抓国家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机遇,到“十四五”末,力争创建2-4个创新平台,将茅台打造成为行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丁雄军认为,茅台要想做强做大做优,首先要建强人才队伍,选好育好“带头人”“传承人”“接班人”,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通过系列实招、硬招,千方百计建强茅台的人才队伍。
据酒业家了解,在这方面,茅台将实施五大计划,即领军人才“首席计划”、酿造人才“传承计划”、青年人才“杰青计划”、经管人才“培优计划”、退休人才“返聘计划”。
四是强化政策保障。丁雄军表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需要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
茅台之强,不仅强在品牌、强在规模,更是强在品质、强在创新。
在本次大会上,《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报告》首次向外界宣布了茅台酒酿造的五大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即基本构建形成以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代谢机理解析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体系;构建形成以传承传统工法、数据阐释指导和科学改进优化为主体的酿造工艺技术体系;完善形成三个体系——以精湛技艺、动态管理、层级清晰为特色的酒体设计体系,以风味导向为驱动的品质评价体系和以风险识别和控制为引导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而在过去的十年间,茅台集团围绕全产业链各领域,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60亿元,开展各类科技创新项目近260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达58项,茅台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正如丁雄军所说:“回首茅台的科技创新工作,茅台始终是白酒行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推动者、制胜者,一系列战略性、突破性科技成果在驱动茅台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引了行业发展变革。”
过去十年,也是茅台一骑绝尘的十年,取得并夯实行业龙头地位,跨过千亿大关,迈入“高质强业”新征程。而横跨在茅台面前的门槛是,孤独求败的茅台,对手只剩下自己,要想突破禁锢,唯有超越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茅台重启了时隔十年之久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摆在了高度上。并制定和拿出专门的制度、政策来驱动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工作的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会议上,茅台也公布了《茅台集团科技创新报告》和《茅台集团人才工作报告》,两份报告详细的对过去十年来茅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领域的成就,也对“十四五”以及更远时期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举措和方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同时,也注意到,就在本次会议前夕,茅台一方面成立“茅台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分别与贵州省科技厅、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茅台集团将与各战略合作单位在科技创新、酿造微生物研究、水环境微生物研究、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推动茅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当前,茅台正处于“十四五”爬坡的关键阶段,在茅台“高质强业”的新征程周期中,茅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能量。正如丁雄军所说:“科技创新是‘高质强业’发展期茅台再次腾飞和辉煌的必由之路。”
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品质和质量是茅台赖以生存的根本,通过科技来发现茅台酒的生产酿造之美,通过科技来提升茅台酒的生产酿造之美,将科技创新聚焦在酿造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茅台酒,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茅台突破自我的关键之举。
站在“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站在2022年的开端,可以看出的是,茅台正在践行年初定下的“大踏步前进”原则,围绕“五线发展道路”,不断出台掷地有声的政策和举措,如今,随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两大方面的进一步落地,也意味着丁雄军所提出的“五线发展道路”已尽数进入到落地实施阶段。
从蓝线、绿线、白线、紫线、红线,到生态、科技、人才、文化、品质、营销、品牌,都在勾勒出“高质强业”新征程时期茅台的崭新蓝图。用科技创新来提升品牌发展能级,也必将是茅台在新时期寻求自我突破,实现高质量大发展的关键之举。(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