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烧酒与毛笔、陶器、夏布并称李渡四大传统物产。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两宋期间,李渡当地的百姓就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质米粮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酿成美酒,留下“色澄清亮、味纯醇厚、香浓馥郁、回味悠长”的美名,“王安石闻香下马,晏同叔知味拢船”、“赶圩李家渡,打酒买豆腐”便是古人形容李渡酒香的传世佳话。
据《进贤县志·酿酒篇》记载,进贤县民间历来就有吊烧酒和做水酒的习惯,全县产酒以李渡为盛。李渡酒厂所酿制的李渡高粱酒,是从民间酿酒中发展起来的,相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邓金林、娄宝清二人来李渡办起了一个前店后坊式的酒作坊。
元代,李渡周边乡镇相继出现酒作坊。
明代,建昌和东乡商人梅焕荪、黄德昌联袂来李渡办酒店,他们的“嫡系传承”方式,制约了酿酒工艺的发展,当时有酒店14家,酒作坊6家。
清初,临川、丰城两地酒商前来李渡创业,酒店、作坊增至28家。清中叶,邓金林的27世孙实现了小曲酿酒向大曲酿酒的突破。
清末,当时李渡大一家制酒作坊——万茂酒坊,请来了酒师,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综合了李渡糯米烧和大曲酒的特点,汇集和改进了酿造工艺,酿成了酒味纯善有独特风味的李渡高梁酒。随着李渡商业的繁荣,制酒作坊相继开办。盛时期多至十几家,年产量高达六十多万斤,和当地盛产的毛笔、夏布、陶器、蟹壳饼称之为李家渡五大土产。销路扩大到江西全省,并远销至安徽祁门、浙江、湖南一带。有的酒坊还在浮梁、抚州等城市设有分号,专门经营李渡高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