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在喜迎“世界非遗版”春节之际,由茅台1935冠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艺《团圆年·家乡味——中国人的年夜饭》春节特别节目正式播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美食、文化、情感的“味蕾+视听”盛宴,成为蛇年新春家庭欢聚的美好陪伴。
2024年底,“春节”正式被列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年夜饭,作为“年”与“家”文化的缩影,将美食文化与天伦之乐、生活之美完美融合,成为全 球华人共通的情感联结。
值此喜逢新春的美好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联合总台卫传公司及中国烹饪协会策划摄制、茅台1935冠名播出的该春节特别节目,以“团圆年·家乡味”为主题,聚焦舌尖上的中国年、家乡味、团圆情,以“中国人的年夜饭”为视角,展现五湖四海庆团圆的美好景象。
晚会现场,精心设置了“9”座主桌,分别代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地区以及非遗主题与主食主题的特色餐桌。“9”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极数,不仅寓意着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传达出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酒”在中华文化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佐料,滋养中华文化生长,也陪伴华夏民族走过一个又一个新春佳节。“9”座主桌之上,来自祖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与茅台1935共同亮相,也展现了年夜饭中美食伴美酒的团圆。
晚会现场,还特别采访了茅台首席酿造师彭朝,他为现场嘉宾及观众介绍了茅台1935工艺的特别之处:首先是水源,“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我们的1935使用的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谷空气中含有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在我们的酿造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我们“天人合一”的酿造理念,在酿造过程中顺应天时安排工序。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就这造就了茅台1935的香气和口感。
晚会上,还特别设置了第二现场“大师厨房”,邀请各地各菜系烹饪大师、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精湛的厨艺,讲解菜品的制作过程与文化渊源,深度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大师厨房”中,中式烹调师二级技师杨超大厨还特别为观众介绍了酒入菜的技巧,并以茅台1935入菜,制作了四道佳肴:茅台火焰黄牛排、糟烤素鲍、红汤羊肉、红高粱汤圆。
火焰黄牛排的“茅台1935焰火”、糟烤素鲍的“四轮次酒糟作皮”、红汤羊肉的“茅台1935酒炖煮”、红高粱汤圆的“红高粱作皮”……展现了美酒及酿造原料在美食烹饪中的增色。
舌尖上的《团圆年·家乡味——中国人的年夜饭》春节特别节目,不仅是一次对中国年夜饭文化的深度探寻,也是一场美食文化与现代视听的融合之旅。本次节目播出后,广受观众的好评,微博阅读量超一个亿。
本次特别节目,对年夜饭进行了文化性解读与文艺性呈现,既是茅台1935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喜逢;也展开了老百姓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画卷,因此也是茅台1935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喜逢。在此,茅台1935再次恭贺人民新春喜乐,期盼新年乘风而行,喜逢更多美好!(来源:茅台酱香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