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随着国内酒水销售市场的逐步稳定,被众多资本一致看好的精酿啤酒呈现出持续加速的发展状态,例如:盒马超市上新了两款果味精酿啤酒,叮咚买菜推出自有精酿啤酒品牌“1972农场”……
而就在该过程中,一个为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小而美”的外衣被撤换,取而代之的是“性价比”。
A.“小而美”没错
错在价格“不美”
据悉,作为大啤酒消费国,我国啤酒消费总量占市场的23%。美国啤酒消费总量占比虽只有12.1%,但其中鲜打精酿啤酒所占份额达40%,这一指标在中国仅为1%。
所以,精酿啤酒一出立刻成为热门,大家都看到了其的市场潜力。在此背景下,不少餐饮店都摆放着精酿设备售卖所谓的“精酿啤酒”。
但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从来自市场反馈来看,餐饮店自有精酿啤酒产品价格大多为30元至50元不等。此外,在路边烧烤摊、闹市的小酒馆内,也都引入了精酿啤酒设备以方便售卖“鲜啤”,多在20元/升左右。
可是,不管是30元至50元,还是20元左右,被市场追捧的精酿啤酒与传统工业啤酒相比,无疑是坐实了“贵”的事实。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啤酒受饮用场景的限制,一瓶几十元的价格难以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一次、两次的尝鲜可以,但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大概率还会是价格亲民的工业啤酒,而非主打“小而美”的精酿啤酒。
一位接受采访的某精酿啤酒企业负责人就认为,精酿啤酒的“定义”是个悖论,仅仅做成“小而美”的品牌,并不是外界认可的成功。在他看来,做适合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创新产品,这个赛道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
而另一家精酿品牌轩博啤酒则想通过平替模式(精酿平价替换工业啤酒模式)降维打击传统工业啤酒。其CEO叶进博表示,轩博啤酒通过平替模式把精酿成本大大下降后,就可以向3亿工业啤酒用户销售精酿,客群将扩大100倍。
B.风向变了
精酿啤酒也讲究“产能”
近年来,行业内传统啤酒企业纷纷布局精酿啤酒赛道,例如,嘉士伯入股了京A精酿;百威收购了拳击猫、鹅岛等精酿啤酒;青岛啤酒推出了“百年之旅”“琥珀拉格”“青岛啤酒IPA”等高端产品;重庆啤酒打造了以京A、凯旋1664等产品为主的精酿组合;珠江啤酒研发新口感精酿产品,推出雪堡独立品牌;燕京啤酒也推出了“燕京八景”“狮王世涛”系列精酿啤酒……
与此同时,“跨界”企业层出不穷,包括海底捞、蜜雪冰城、元气森林、星巴克、天地壹号、盒马、美团、叮咚买菜、胶东小馆、巴奴等企业,他们都在推出自有精酿啤酒品牌。
单从入局企业的数量来看,精酿啤酒已经“足够大”,高强度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收购、兼并事件层出不穷,“规模小、受众少”的精酿啤酒品牌正纷纷倒在冲锋的路上,“做大做强”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精酿啤酒在消费端已经由精酿爱好者的小众圈层走向大众消费领域。此时,“小而美”已经失效,只追求满足小部分人喜好的发展规划,正逐渐被追求大产量、大市场的战略所取代。
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高价精酿啤酒一定还会存在,但多数精酿啤酒产品将通过降价以平价产品的形式呈现,力求大限度与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相匹配……(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