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台制曲二车间厂房外,近来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大家伙”,一位制曲工登上操作台,双手将边长约1米的聚乙烯“吨袋”固定在曲粉管道口的防滑垫上,不过几分钟,曲粉便打包完毕,随即由转运车将这个“大快递”送至附近的“茅酒之源”,无缝投入制酒一车间茅台酒生产工作。
陈宗校(左)指导操作人员固定曲粉“吨袋”
“482公斤,设备计量准确,预计可实现转化应用。”负责曲粉“吨袋”运输项目创新工作的茅台酒股份公司生产管理部技术主管陈宗校,看到电子秤屏幕上精准的曲粉单次打包重量数据后倍感欣慰,“茅台制酒一车间位于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茅酒之源’内,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制酒一车间生产房没有加装曲粉暂存罐,生产所需曲粉皆由制曲二车间员工麻袋装曲、人工装卸的方式,但这种人工打包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打包过程会有曲粉溢出。这一年来,项目小组牢牢扭住创新‘牛鼻子’聚焦这个实际问题,现在终于有了成效”。
曲粉“吨袋”运输改造设备
“茅酒之源”重新作为生产场地开启生产活动后,茅台生产管理部于2023年立项开展曲粉“吨袋”运输改造试验,负责该项目的陈宗校与小组成员深入调研试验放曲、计量、转运、扎袋、堆放等环节,在广泛征集制曲车间员工意见建议、几经改良后,研制出了一套曲粉柔性打包装置。
“目前曲粉打包规格由传统的60kg麻袋提升至500kg‘吨袋’,设备安装调试也已完成,从试运行情况看,曲粉打包效率明显提升,员工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工作环境得以改善,曲粉打包计量准确性高,初步实现了预期效果”,紧跟每个试验环节操作的陈宗校松了一口气。
“但创新工作没有明确的句号,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要随时跟踪操作人员的反馈进一步优化‘吨袋’设计,提升制酒端卸曲效率,实现该创新项目终的转化应用”,严谨的陈宗校一边帮忙装卸“吨袋”一边说道。
陈宗校(右)与操作人员试验“吨袋”转移
大学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陈宗校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男”,身边相识多年的同事谈起对他的印象,总是用“业务能力过硬、不善言谈,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技术骨干”来形容他。2013年,陈宗校入职茅台技术中心,从事白酒风味与品质研究工作。格物方可致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茅台工艺的认识与体验,2020年,陈宗校转岗为生产管理部工艺员,从事生产工艺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参与、主持多个项目并逐步成长为技术主管独当一面。曾获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中国专利二等奖、公司质量圈等奖项,工作以来累计发表论文5篇,其中EI以上期刊3篇,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8件,其中9件已获授权。
陈宗校操作集中制泥项目控制设备
“7年的科研工作经历,帮助我养成了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打下了工艺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也形成了我用科研的思维看生产,从生产出发做创新的工作习惯。”完成曲粉“吨袋”转运后,陈宗校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他负责的创新项目试验现场——位于中华片区的集中制泥项目。
茅台制酒生产用封窖泥主要采取人工制作方式,但存在制备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2022年,通过立项开展集中制泥研究,陈宗校的项目小组研制出了一套集自动破碎和加水搅拌于一体的集中制泥设备,实现了封窖泥自动化、规模化制备。经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合格后,目前已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从前需要人工踩制5小时左右的工作量,现在通过这套设备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大幅提升了制泥效率。
陈宗校检查封窖泥制作状态
“这里要继续控制水量,泥的质地并不是越细腻越好,在实际使用中会对封窖泥透气性产生干扰”,陈宗校一边用手检查着搅拌后的泥料,一边与操作人员讨论调整方案。“在茅台,我们一直坚持一个创新理念——但凡自然因素作用于品质的就必须传承,但凡人力因素不影响品质的就可以创新。我们既要尊重自然、坚守传统工艺,又要不断通过创新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重点是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准方向,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平衡。”陈宗校对茅台坚守工艺、坚守品质原则下的创新工作有着深刻且独到的理解。
陈宗校在晾堂查看酒醅堆积发酵情况
从研究员、工艺员再到技术主管,2024年5月,陈宗校又获得了茅台集团第四届茅台劳模的称号。走出校门走进厂门,整个青春里,他俯下身子做科研,深入生产,在参与茅台与和义兴酒业分公司的相关工艺管理工作之外,更承担着茅台技术创新工作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工艺管理是茅台酒优质稳产,守正创新是更好理解茅台传统工艺原理,提升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不竭动力。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茅台的生产中,用科学的原理指导生产管理,用‘数据+经验’‘过程+结果’的手段管理生产,不断探索改善生产环境、改进提升设备设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解决生产中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成就感。”陈宗校笑着说。
蒙学善问,泰定求真。“理工男”陈宗校把科研做在了生产线上,把创新带到了员工身边,步履不停,实干笃行,继续延伸着这条茅台技术创新实践之路。(来源:贵州茅台)